效能快车:福建优化娱乐场所审批环节|每日消息

时间:2023-05-10 14:10:46来源:海博TV

省科技厅健全督查工作机制


(资料图)

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落细落实

一是“理”重点,完善任务分工。全面梳理归并需由省科技厅办理的重点任务、重大事项,强化贯彻落实目标,形成督查台账,明确督查类型、督查内容、办理时限、责任处室、责任人,确保各项任务责任清晰、目标明确、层层落实。

二是“督”进度,强化跟踪督办。修订完善厅内督查工作规定,规范督查工作程序,实行“一周一更新、一月一报送、一季一通报”机制,动态更新管理督查台账,对已完成的事项,从台账中移除;对超时限未完成或时效性强的事项,由分管厅领导进行重点督查;对长时间未完成或无法完成的事项,责成责任单位向厅主要领导作出说明。

三是“促”绩效,健全巩固提升。将督查结果纳入厅机关绩效考评内容,每季度开展个人平时考核和开展年终考核时,督查结果作为考核重要依据;将督查考核结果纳入年终处室(单位)综合考核,并与“优秀处室”“优秀直属单位”选评挂钩;年终盘点督查考核结果、整改落实情况以及贯彻落实运转机制情况,反思复盘、总结提升。

(省科技厅效能办)

省文旅厅深化行政审批改革

着力提高政务服务办理效率

一是落实清单管理。成立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工作专班,根据法律、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,对行政许可事项开展全面梳理,认领文化和旅游部、国家文物局行政许可事项主项合计33项、子项52项,编制省级文旅行政许可事项清单;及时同步调整更新“五级十五同”对应行政许可事项标准,统一事项名称、材料名称、环节名称等基本要素信息。

二是优化审批流程。依据《娱乐场所管理办法》,不再将获得消防许可、环保达标作为审批娱乐场所的前置条件;将审批环节压缩至“受理、审核、决定”三个环节;减免“营业性演出许可证”等前置审批材料,推进“减政便民”行动落实。

三是推行高效服务。加强线上线下融合,加快推行“一网通办”“一窗受理”,探索实施“极简审批”服务新模式。今年以来,厅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办结相关行政审批事项达242件,相比去年同期增加83.5%,实际办理时限在法定期限基础上压缩65%。

(省文旅厅效能办)

厦门市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

实现企业市内迁移简事易办

一是压缩办理环节实现“一次办”。全面梳理办理流程,将原来市场主体迁移登记的“准迁、迁出、迁入、住所变更”四个环节、两个行政区域窗口、三次跑动办理,压减为“迁移+住所变更登记”一个环节、一个窗口、一次办成,申请材料、办理结果双向邮寄,实现“一趟不用跑”。

二是精简申请材料实现“集成办”。将原来需提交的准迁申请书、迁出申请书、迁入申请书及住所变更登记四套申请材料,压缩为迁移申请书并入住所变更登记申请材料,由迁入登记机关一并收取,最大限度减少材料准备时间和材料份数,单次办理即可减免材料7份以上。

三是优化迁移流程实现“极速达”。优化升级商事登记系统,迁入地登记机关可实时调取全市市场主体登记档案,实现迁移登记及住所变更登记全流程一次办结,有效解决市场主体迁出后,未及时办理迁入及住所变更导致监管“真空”的问题。简事易办迁移“一件事”实施以来,提供的“一套清单、一窗受理、后台流转、一次办结”便利已累计服务1.29万户次市场主体。

(厦门市效能办)

建宁县优化政务服务机制

打造乡村便民服务新模式

一是设立综合窗口,实现“一窗办”。每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2个以上综合服务窗口,整合民政、残联、村建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业务,实现“一窗办多事”。实行“咨询告知、授权委托、帮办代办、协调办理、跟踪反馈、评价归档”“六步法”工作流程,协调办理乡(镇)、村(社区)服务事项。今年以来,已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9000余件、提供服务15000余人次。

二是拓宽办事空间,实现“就近办”。在每个乡镇所在地设立村驻乡(镇)综合便民服务站,由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安排人员统一收件、协调办理,逢赶集日每村安排1名村干部到岗为群众提供服务。今年以来,全县9个村驻乡(镇)综合便民服务站日均人流量约350余人次,赶集日最高达1200余人次,累计办理各项业务1220余件。

三是整合服务队伍,实现“便利办”。建立由乡(镇)、村(社区)窗口人员及党员志愿者组成的N名政务服务工作人员队伍,统一开展业务培训,提供规范化服务,变“群众跑”为“干部跑”。已梳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“立即办”“容缺办”事项57项,有效提升群众便利度和满意度。

(建宁县效能办)

荔城区整合力量提升效能

跑出项目推进加速度

一是“穿透式”挂钩推进。围绕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,“纵向”穿透压实责任,明确挂钩领导、责任单位、实施单位等各级责任,定人定责定期协调。对制约项目推进的重点问题实行“清单化”“销号制”,促进责任单位、职能部门、监管部门等联合联动,推动领导力量向一线下沉、工作力量向现场倾斜、目标行动向落实聚焦。

二是“集成式”高效推进。整合前期办、重点办、督查办职能,集中审批、督查、协调部门力量推动项目。通过可研和初设提前编制合并审批,对小规模投资的项目5天内完成,对5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10天内完成可研和初设批复。

三是“定制式”服务推进。针对今年全区400个重点项目的实际需求、目标任务、推进情况,逐一组建专业的项目工作专班,安排专人收集项目问题,定期召开项目专题协调会,确保项目问题有专人跟踪、处置、销号。提前安排财政资金,积极争取专项债,倒排规划、用地手续报批时间表,保障项目要素需求。今年以来,为23个项目解决突出问题74个。

(荔城区效能办)

关键词:

相关资讯
热门频道